从 Cursor 转到 Warp Code

我尝试了好几个 Vibe 编码平台,想找到 Cursor AI 的最佳替代品。

从 Cursor 转到 Warp Code

我尝试了好几个 Vibe 编码平台,想找到 Cursor AI 的最佳替代品。

目前,我可以列出几个决定放弃 Cursor 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的原因,但真正让我难以接受的一个问题是速率限制缺乏透明度。

对于一个许多开发者每天都依赖的工具来说,不公开使用限制足以破坏社区的信任。

Cursor 于 2024 年首次推出时,我是早期采用者之一。当时,无需订阅即可使用 IDE,每月仍可获得 500 次免费请求。仅凭这个免费套餐,我就足以构建并发布一款成功的产品——Flux Labs AI。

但随着编码模型变得越来越强大,对代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每个请求的处理成本自然也越来越高,而且由于 Cursor 严重依赖模型提供商,例如 Claude 的 Anthropic 和 GPT 的 OpenAI,他们显然在消耗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免费套餐的运营。

最终,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削减免费的高级请求。

更糟糕的是他们对待付费用户的方式。团队没有提前告知,而是悄悄地一次又一次地降低速率限制,直到所谓的“月度限额”几乎无法维持一周。

前一天,你以为你这个月的额度足够用了,第二天,你却用完了,因为限额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被大幅削减了。几天之内,体验就急转直下,对于像我这样的忠实用户来说,缺乏有效的沟通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你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我其实在这里写过更详细的内容。

在那场混乱之后,我别无选择,只能取消 Cursor 订阅,开始寻找可靠的替代方案。我花了数周时间测试不同的工具,甚至还写了文章分享我的使用体验。

我尝试过的一些比较值得一提的工具包括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亚马逊的 Kiro、Cline、OpenAI 新收购的 Windsurf、谷歌的 Firebase Studio 和 Warp.dev。

我特意跳过了像 Lovable、Bolt 或 Replit 这样的高级氛围编程平台,因为在我看来,它们在快速生成前端代码方面还不错,但在严肃的后端开发方面却相当糟糕。

在我尝试过的所有氛围编程工具中,只有 Warp.dev 能完美替代 Cursor。

以下是我决定更换的三个具体原因:

  • 速度
  • 更便宜的订阅费用
  • 使用限制透明

1、聊聊速度

在科技行业工作十多年,我从来都不喜欢纯粹在终端里工作。我通常更喜欢完整的 IDE,因为记住命令、查看代码更改以及在终端里手动编辑文件总是感觉很麻烦。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喜欢长时间使用 Cursor CLI 甚至 Claude Code 这样的工具——它们的用户体验对我来说实在太差了。

我最初以为 Warp 不会有太大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

它不是传统的 IDE,也不只是一个终端。他们称之为代理开发环境 (ADE),这意味着你拥有终端的强大功能,但同时内置了代码编辑器和 AI 代理支持。

功能齐全的 IDE 在处理大量工作负载时,有时会显得笨重、缓慢,甚至崩溃。使用 Warp,我已经每天使用它一个多月了,从未遇到过任何速度变慢的情况。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注意到我的工作速度实际上提高了。

而且由于 Warp 可以与任何 CLI 工具兼容,我可以将它直接绑定到版本控制、CI/CD 流水线或部署工作流中,而无需离开环境。

2、成本效益和透明度

我六月份改用 Warp 后发现,我在产品之间推送代码提交的积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这是因为我在向 AI 代理发送请求时不再犹豫。 18 美元的订阅包含每月 2,500 个请求,对我来说绰绰有余。

Jim 的 GitHub 编程活动

如果我提前用完了所有请求,我可以启用每月超额选项,继续使用高级版。Warp 还允许设置最高消费门槛,这意味着我永远不必担心被收取意外费用。

Warp 使用限制设置

对于需要更多请求的用户,Warp 提供了Turbo 计划。每月 40 美元,最多可向高级模型发送 10,000 个 AI 请求。

与 Cursor 相比,Warp 的价格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在更换 Cursor 之前,我每月要支付 60 美元,两周内就会用完所有积分。使用 Warp,我支付的费用更少,请求量更大,而且不用担心积分用得太快。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访问 Cursor 的定价页面,你会发现它没有关于请求数量或订阅计划实际包含哪些内容的详细信息。

页面上甚至没有显示价格!我怎么知道我付的是什么呢?

3、为什么我更喜欢 Warp 而不是 Cursor

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我更喜欢使用 Warp,我们以在开发模式下运行 Web 应用为例。在 Cursor 中,通常需要打开一个终端实例,输入 npm run dev,然后应用就会在本地主机上运行。

在 Cursor 中运行开发实例

在 Warp 中,聊天代理本身就是终端。你只需输入 npm run dev,应用就会立即在本地主机上运行。ADE 知道何时从 Shell 模式切换到代理模式。

自动完成功能让体验更上一层楼。只要我开始输入,Warp 就知道我即将运行 npm run dev,所以即使只输入第一个字母也足够了。感觉这个工具正在预测我的工作流程,而不是仅仅等待我给出完整的指令。

这听起来可能很小,但在开发过程中,你最终会运行这个命令数百次。减少这些细微的摩擦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日积月累,这种便利意味着更少的时间浪费,更少的流程中断,以及更愉悦的整体编码体验。

对于一些开发者来说,仅仅是这种差异就可能成为他们选择 Warp 而不是 Cursor 的决定性因素。

再举一个例子,让我向你展示一下我在使用 Cursor 时通常如何提交代码。正如我之前所说,我讨厌在终端中工作,所以我使用 GitHub Desktop 来管理我的代码。

在 GitHub 中提交代码

这一系列步骤包括打开 GitHub Desktop 应用、选择要包含的文件、添加提交标题和详细信息,以及点击提交按钮。

要发起拉取请求,我必须访问 GitHub.com,打开项目,进入“拉取请求”选项卡,然后手动向开发分支创建拉取请求 (PR)。

在 Warp 中,工作流程再次发生了变化,因为我可以直接指示代理提交代码并发起拉取请求。

说明:提交代码并添加适当的注释,然后为此分支发起拉取请求。请排除 .env 文件的提交。

在 Warp 中提交代码

不到两分钟,Warp 就暂存了更改的文件,添加了适当的注释,并在 GitHub 上发起拉取请求供我审核。

在 Warp 中提交代码

通常需要五分钟的时间,现在只需 30 秒。这种自动化正是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对开发者如此宝贵的原因。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重复性任务上,不如专注于实际解决问题和构建重要的功能。

我可以继续列举更多我更喜欢使用 Warp 而不是 Cursor 的理由,但我会留到以后的文章中再说。现在,我强烈建议您亲自体验一下 Warp,看看它如何融入您的工作流程。

您还可以阅读这篇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如何使用 Warp 的信息。

4、结束语

作为一名开发者,我最看重 Vibe 编码平台的两个方面是透明度和可靠性。

我不太在意那些承诺让编码变得轻松的华而不实的功能。我真正在乎的是完全控制AI生成的代码,并能够使用对我的工作流程真正重要的特定模型——Claude 4 Sonnet和GPT-5。如果一个平台对这些模型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我会立刻把它从我的名单上剔除。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信任。

Cursor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它展现了一家公司失去信任的速度有多快。他们在没有进行适当沟通的情况下削减了速率限制,导致忠实用户流失。我使用Warp的体验则截然不同。我每月只支付18美元,就完成了大量产品开发工作,而且还有一些高级订阅请求剩余。

所有这些氛围过去几周我尝试过的所有编程工具中,我一直坚持使用 Warp,并且实际上在日常工作流程中都在使用它。


原文链接:Why I Switched From Cursor to Warp Code

汇智网翻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